牡丹江市东安区人民法院
注重文化建设 重塑法院形象
贾 冰
东安区人民法院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牢牢把握法院文化的时代特征,注重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文体活动建设、审判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法治氛围建设,充分发挥法院文化的能动作用,推动人民法院科学发展,重塑人民法院新形象。
精神文化引领,提升政治素质
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增强干警党性认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清明祭扫、缅怀金桂兰法官、慰问困难群众、走访牡丹江市社会福利院等主题活动,激励干警心怀群众,坚守审判事业,实现人生价值。建立党员微信群、云平台,为院内党员提供交流沟通平台。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开展“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作风整顿年活动”、“以案为鉴、优化作风”等专项活动,加强纪律规矩经常性教育,不断提升干警的思想觉悟,增强干警贯彻群众路线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文体活动建设,增强文化感染力。为了充实法院文化的内涵,丰富干警的文化生活,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庆祝“七一”大合唱比赛,荣获全市法院系统第一名,开展拔河比赛、登山活动、滑雪活动等锻炼干警顽强意志,增强集体凝聚力。定期开展道德大讲堂、法官讲座、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辅导活动,提高干警的综合能力,舒缓干警工作压力。增建乒乓球室、瑜伽室、篮球、羽毛球等体育设施,通过各种文体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干警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和积极向上的争先意识,展现了全院干警良好的精神风貌。
审判文化建设,丰富文化新内容。提升司法服务水平。积极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联合江南公安分局深入社区开展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讲座,在文化广场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接受咨询10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400余份。在未成年人矫治中心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现场心理辅导50余次,在教育引导的同时缓解了未成年人的紧张情绪,传播对青少年教育为主的法治理念。2018年审理未成年人案件16件,多次对判处缓刑的未成年进行回访,及时了解其心理动态。与当地司法局定期联系沟通并回访,了解社区矫正进行情况。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在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和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建立未成年人模拟法庭,送法进校园,走进牡丹江市长安小学,深入学校开展法制讲座,广泛进行以案讲法,宣传法律知识,让师生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审判文化建设,干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司法核心价值观不断得到提升,“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自觉性得到增强。
行为文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廉洁司法教育活动。通过召开廉洁司法教育活动大会、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和《人民法院警示教育案例选编》等形式,积极开展廉洁司法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培育干警职业良知,努力建设一支为民服务、清正廉洁、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法官队伍。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为增强法院各项工作的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邀请学校师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媒体到法院观摩庭审、参观诉讼服务中心等,参观人数达540人次,提高公众对法院的认知度,不断向社会展示、宣传法院文化。通过行为文化建设,干警的司法为民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工作作风得到改善,社会各界评价不断提升。
法治氛围建设,增强队伍凝聚力。在审判大楼各楼层、会议室墙壁等醒目位置悬挂励志奋进的格言、党风廉政建设标语,营造法院特色文化氛围,让干警时时处处受到公平正义、法律文明的教育熏陶;在走廊的墙壁上布置了法律格言和警句,激励法官公正司法,廉洁司法。在审判区和当事人休息区布置了图书角与和谐文化雕刻画,渲染法律文化氛围,增强了人民调解工作的亲和力、公信力和影响力。通过家事审判法庭和诉调对接调解矛盾调处中心,积极倡导公正、平等、诚信、互爱、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