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裁判文书 扫黑除恶 教育整顿 党史学习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东安区法院开展“大法官精细办案,我们怎么办?”学习讨论活动

  发布时间:2017-12-08 14:54:30




    2017年12月4日和12月5日中午12时30分,东安区法院组织全院干警观看了由最高人民法院和央视一套联合推出的国家宪法日特别节目《大法官开庭》,节目一经播出,在全院干警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认真观看石时态院长亲自开庭审案的实况后,我院组织全院干警针对如何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如何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撰写观后感。

    党组书记、院长周涛同志在支部专题讨论会上谈到,面对一起因判处死刑而上诉的二审案件,面对定案证据链中被忽略的关键一环,石时态院长深入一线、实地踏查、抽丝剥茧、反复推敲。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执法作风,展现了共和国大法官的风采。为院庭长和全体员额法官树立了标杆,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作为基层法院的院长,我要认真学习他对还原案件真相的锲而不舍,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在司法改革的进程中,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中,以身作则,勇挑重担,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人民和历史检验的铁案,带领全院干警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而不懈奋斗!

    全体员额法官被石时态院长心细如发、认真的审判态度所折服。大家纷纷表示在司法改革的浪潮中,要勇于担当、撑起正义的天平,维护每一位群众的合法利益:

    一、法官要以证据为中心。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要求法官要尊重证据,如果证据不足,要及时补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证据。石时态院长在案件证据不足时,给检察院提起了补充证据的21条问题,又到看守所亲自询问犯罪嫌疑人,到现场勘查,时时刻刻以证据说话,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二、法官要以细心为根本。法官的每一次判决都关系到当事人的命运,法官要审慎研究案件材料,找准审判适用的法条,任何一个存在疑点的地方都要像石时态院长那样严谨细致的处理。

    三、法官要以使命为担当。石时态院长作为省高院的院长回归一线办案,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作为院庭领导一定要多办案、办好案、办难案。以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使命,以实现公平正义为担当,不放过任何一个违法者,避免错判任何一起案件。

    最后,引用石时态院长的话“每个人都那么认真地办理案件,都对每一个细节去仔细地审查,这样我们就不会有冤假错案,我们的办案就能经得起法律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