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近日,东安区法院干警走进兴隆镇政府,开展“两状”示范文本宣传推广及“龙法和”云法庭应用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以“便民利民”为核心,推广“填空式”起诉状、答辩状模板,帮助群众降低诉讼门槛,减少因文书不规范导致的诉累,同步推进“龙法和”云法庭应用,以“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精准普法:示范文本助力规范解纷
活动现场,法院干警针对基层常见的民间借贷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离婚纠纷等,系统讲解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的填写要点,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使用示范文本对提升解纷效率的重要性。镇政府工作人员也表示,“示范文本为基层调解提供了标准化指引,便利确认纠纷争议焦点,能有效提升调解效率与成功率。”
数字赋能:“云法庭”搭建解纷“高速路”
在“龙法和”云法庭讲解演练环节,法院干警通过模拟操作,向参会人员展示了云法庭“一键立案、线上调解、远程庭审”等全流程功能。镇政府的工作人员现场体验后表示:“云法庭打破了地域限制,尤其适合外出务工人员参与调解,能极大提升矛盾化解效率。”双方还就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云法庭进网格”展开研讨,进一步发挥云法庭在辖区村屯的解纷作用,实现“线上线下联调”无缝衔接。
协同共治: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座谈会上,法院与镇政府围绕“如何发挥云法庭平台优势深化多元解纷工作”展开深入交流。法院干警提出,将通过定期开展云法庭操作培训、建立“法官+调解员”联动机制等方式,帮助基层干部提升数字化解纷能力;镇政府工作人员则表示,将依托云法庭搭建的“云上调解室”,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
此次活动是东安区法院司法服务下沉基层的生动实践,既为基层干部提供了实用的解纷工具,也为群众开辟了便捷的线上维权渠道。下一步,东安区法院将持续深化“龙法和”云法庭应用,推动“示范文本+智慧解纷”模式向村(社区)延伸,让法治红利惠及更多群众,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司法力量。
供稿:耿洪霞
一审:庄媛媛
二审:赵 越
三审:刘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