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裁判文书 扫黑除恶 教育整顿 党史学习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终结本次执行≠到此为止

发布时间:2022-07-05 17:18:51



    在案件执行中

    很多当事人以为

    只要向法院申请执行了

    就能坐等法官把钱“送上门”

    其实不然

    当法院已经穷尽各种执行措施

    依然无法找到任何财产线索

    无法及时执行到位时

    这种情况就叫做“执行不能”

    此时法院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

    但终结本次执行≠到此为止

    案情简介

    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本院审理作出判决,判决被告张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还原告王某借款50 000元。判决生效后,因李某逾期未予履行还款义务,原告张某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经过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对被执行人名下的存款、车辆、不动产、有价证券等财产进行了查询,本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执行人也无法向本院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本院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了如下执行措施:1.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2.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3.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一十七条规定,本院终结了案件的本次执行程序。

    申请执行人认为,本案已经通过诉讼得到判决,并且已胜诉,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就应当将判决的款项交付申请执行人。

    办案法官耐心地向申请执行人释明法律规定,一是诉讼有风险,在诉讼过程中要承担风险责任,这也是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向当事人发送“风险告知书”的原因。二是该案属于“执行不能”。在执行过程中,案件被执行人经核查确无财产可供执行,客观上不具备执行条件。法院已经穷尽一切执行措施也无法实际执行到位。对于执行不能案件,法院会采取“终结本次执行”的处理方式。三是终结本次执行只是执行程序阶段性终结,之后会定期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网络查控,一经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会立即恢复案件执行。

    通过法官的耐心讲解,申请执行人了解了相关的法律知识,转变了态度,并表示以后会积极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配合法院工作。

    法官说法

    执行不能并不等于到此为止,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之后,法院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一次被执行人的财产。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执行法院将依职权主动恢复执行。如果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随时可以再次申请执行,并且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

 
 

 

关闭窗口